我國天然氣消費重心是否會發生轉移
2018/11/1 17:29:06??????點擊:
根據國家發改委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8.2%,除化工用氣小幅下降外,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和發電用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近年來,由于居民和工業領域的煤改氣措施以及能源結構的持續清潔化,我國天然氣市場快速擴張,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可以預見的是,在人們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天然氣高速發展的態勢仍將持續。考慮到煤改氣進程步步推進,城市燃氣大規模普及,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的消費重心是否會發生轉移?
城市燃氣仍是主力重心轉移時機未到
對于缺少天然氣礦藏的中國來說,近年來天然氣消費量不斷提高,同時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2016年,國內能源消費總量為42.6億噸標準煤,天然氣占比6.4%。我國天然氣在能源消費比重不大,但消費量增速較快。
2005年國內天然氣產量500億立方米,2015年增至1350億立方米。200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468億立方米,2015年增至1931億立方米。消費量增速遠超產量,供需缺口逐年擴大。我國自2006年開始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以來,進口量逐年攀升。2017年我國共計進口天然氣955.47億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長26.99%,對外依存度達38.43%。推動我國的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城市化、生活方式轉變、生活質量提高和環保需求。
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拉動消費增長。1999年中國城鎮化率為30.89%,到2017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8.52%,18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7.63%。強勁增長的城鎮人口集中居住率為燃氣管網普及和集中取暖供應打下良好的增長基礎。
中國北方城市多采用集中供熱方式,由于城市集中采暖方式更經濟,采暖效率高,集中采暖模式還有擴大到南方的趨勢,我國南方地區地產商建設集中供暖和自建集中供暖比例在上升。在煤改氣的大環境下,中國城市供熱對天然氣的需求將越來越高,城市燃氣用量還會進一步提升。
在當前我國大力推動能源結構調整、推進煤改氣的政策背景下,我國主要地區以做飯、取暖為主的居民用煤正在管網普及和城市化雙重作用下逐步被天然氣取代。在當前天然氣化工水平有限、工業用氣依然成本過高的條件下,居民燃氣消費增長勢頭將超過工業消費增長趨勢。
我國現階段天然氣消費主要分為工業燃料、城市燃氣、發電、化工四個部門。除了工業燃料和城市燃氣外,在環保發電的大環境下,近年來我國建成較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廠。國際上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廠一般和天然氣長期協議配套建設,以此來確保電廠的盈利空間。然而,中國燃氣發電市場氣源部分依賴現貨市場采購補充,當天然氣價格低于煤炭的時候,電廠盈利;當油價帶動天然氣價格高企的時候,電廠就會虧損,只能提高檢修率、少開工。當氣源供應發生問題的時候,電廠就只能停工或者使用煤粉作為燃料。因此,如何多簽優惠的天然氣長期協議成為天然氣發電推廣的關鍵。
對于交通用氣來說,氣價也是制約增長的根本原因。目前交通燃氣應用更多的是享受燃氣補貼的燃氣公共汽車和專跑長途運輸的大貨車。從天然氣的特性以及我國交通用能的發展趨勢來看,筆者認為,未來我國交通用能將逐漸發展成這樣一種態勢:私家車以電動汽車為主,重卡和公交車以及高速大型船舶用天然氣替代柴油,部分野外作業和重型工礦車輛用柴油,還有很多越野車、高性能汽車以及不發達地區繼續使用汽油。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分子結構穩定,發生分解反應再去合成其他有機化工品耗能較高,在目前條件下天然氣化工的應用范圍還是很有限的。
近年來,由于居民和工業領域的煤改氣措施以及能源結構的持續清潔化,我國天然氣市場快速擴張,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可以預見的是,在人們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天然氣高速發展的態勢仍將持續。考慮到煤改氣進程步步推進,城市燃氣大規模普及,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的消費重心是否會發生轉移?
城市燃氣仍是主力重心轉移時機未到
對于缺少天然氣礦藏的中國來說,近年來天然氣消費量不斷提高,同時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2016年,國內能源消費總量為42.6億噸標準煤,天然氣占比6.4%。我國天然氣在能源消費比重不大,但消費量增速較快。
2005年國內天然氣產量500億立方米,2015年增至1350億立方米。200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468億立方米,2015年增至1931億立方米。消費量增速遠超產量,供需缺口逐年擴大。我國自2006年開始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以來,進口量逐年攀升。2017年我國共計進口天然氣955.47億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長26.99%,對外依存度達38.43%。推動我國的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城市化、生活方式轉變、生活質量提高和環保需求。
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拉動消費增長。1999年中國城鎮化率為30.89%,到2017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8.52%,18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7.63%。強勁增長的城鎮人口集中居住率為燃氣管網普及和集中取暖供應打下良好的增長基礎。
中國北方城市多采用集中供熱方式,由于城市集中采暖方式更經濟,采暖效率高,集中采暖模式還有擴大到南方的趨勢,我國南方地區地產商建設集中供暖和自建集中供暖比例在上升。在煤改氣的大環境下,中國城市供熱對天然氣的需求將越來越高,城市燃氣用量還會進一步提升。
在當前我國大力推動能源結構調整、推進煤改氣的政策背景下,我國主要地區以做飯、取暖為主的居民用煤正在管網普及和城市化雙重作用下逐步被天然氣取代。在當前天然氣化工水平有限、工業用氣依然成本過高的條件下,居民燃氣消費增長勢頭將超過工業消費增長趨勢。
我國現階段天然氣消費主要分為工業燃料、城市燃氣、發電、化工四個部門。除了工業燃料和城市燃氣外,在環保發電的大環境下,近年來我國建成較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廠。國際上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廠一般和天然氣長期協議配套建設,以此來確保電廠的盈利空間。然而,中國燃氣發電市場氣源部分依賴現貨市場采購補充,當天然氣價格低于煤炭的時候,電廠盈利;當油價帶動天然氣價格高企的時候,電廠就會虧損,只能提高檢修率、少開工。當氣源供應發生問題的時候,電廠就只能停工或者使用煤粉作為燃料。因此,如何多簽優惠的天然氣長期協議成為天然氣發電推廣的關鍵。
對于交通用氣來說,氣價也是制約增長的根本原因。目前交通燃氣應用更多的是享受燃氣補貼的燃氣公共汽車和專跑長途運輸的大貨車。從天然氣的特性以及我國交通用能的發展趨勢來看,筆者認為,未來我國交通用能將逐漸發展成這樣一種態勢:私家車以電動汽車為主,重卡和公交車以及高速大型船舶用天然氣替代柴油,部分野外作業和重型工礦車輛用柴油,還有很多越野車、高性能汽車以及不發達地區繼續使用汽油。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分子結構穩定,發生分解反應再去合成其他有機化工品耗能較高,在目前條件下天然氣化工的應用范圍還是很有限的。
綜上所述,未來我國天然氣消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以城市燃氣尤其是天然氣集中供暖為主。受制于價格、氣源和天然氣本身的特性,工業燃氣、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等其他領域很難得到大規模普及。(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 上一篇:寧夏:統籌兼顧清潔取暖與溫暖過冬 2018/11/5
- 下一篇:又到一年采暖季 錯峰生產變化幾何? 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