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魯南新科儀器有限公司
天然氣作為介于傳統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及可再生能源間的低碳清潔能源,它的碳排放低于煤炭和石油,但比可再生能源便宜,所以“十三五”期間順理成章地成為能源轉型的現實依靠,也是中國實現大氣污染治理和碳中和目標的能源轉型橋梁。
“十四五”期間,中國天然氣消費將邁入中高速增長階段,據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預測,“碳中和”將使天然氣在能源轉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020年9月22日,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前,我國終端用煤比例是29%,世界水平僅為10%。我國目前煤電比例為62%,世界水平僅為36%。我國城市天然氣普及率為72%,縣城只有44%。天然氣仍將作為改善空氣質量和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現實途徑,發揮重要作用。
工業領域天然氣將成為燃料清潔低碳替代的主力。預計新增消費485億立方米。目前我國工業終端煤炭比例為50%,而世界上發達、工業化水平高的國家和地區一般在10%以內。“十四五”期間,可能加速推進煤改氣行業,這將拉動工業用氣增長12個百分點,其間宏觀經濟雖然有放緩,但仍有韌性,預計將拉動天然氣消費增長4~5個百分點。。
城市燃氣領域,供氣網絡的完善和城鎮化創造更多剛性需求,城鎮化水平提高帶來總用氣人口增加,各地正在實施天然氣“縣縣通”等供氣網絡延伸,在“十四五”期間將惠及1.2億人。
交通領域,受多個因素的推動,LNG重卡或實現保有量翻番。一是政策上更支持環保車型,二是重型車領域比較難電氣化,三是重型卡車的市場還在增長,四是LNG重卡更有經濟性。
天然氣發電領域,“十四五”將遵循適度發展、優先布局、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的思路。
化工領域,由于政策調控,用氣保持低增長,從全國層面看,限制和禁止天然氣化工的改擴建仍然是主旋律,天然氣制合成氨、甲醇、尿素、氮肥要進行去產能和總量調控。